三住宅涼皮
優秀口碑的美食- 區域:寧夏石嘴山
- 類型:美食
- 更新:2020-12-02 20:05
- 網友“推寵”分享
涼皮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食物,在寧夏也有吃涼皮的好地方,三住宅涼皮是大家非常熟悉的,口感爽滑,來跟著小編一起嘗嘗吧!
三住宅涼皮
圖片由網友“推寵”提供
歷史淵源
明朝末年,西北地區連年大旱,田間莊家顆粒無收,餓殍遍野,生靈涂炭,百姓四處逃亡。奇怪的是“平虜城打硙口(今大武口區)”北武當廟的周邊的賀蘭山泉卻依舊潺潺不息,百姓聽聞后紛紛逃難至此祈求神靈庇佑,并在寺周韭菜溝、歸德溝住下來。一日,一戶人家孩子玩鬧不小心將家中僅有的一點面粉撒入水桶。婦人無奈之下只得將面糊倒入盆中,多次沉淀,倒掉清水,最后取少許面汁放入鍋中蒸煮,沒想到面汁入鍋后變成透亮的面皮。婦人取之切條拌入佐料,眾人食后拍手稱奇,問此種食物為何,婦人因其涼拌而食,稱之為涼皮。百姓紛紛將這一美食作為供品祭拜天神,祈求天降雨露。最終雨神被當地百姓的虔誠之心所感動,化身一只鳳凰,頭北尾南扎入西大灘,兩爪深陷地中,雙翅一抖,一汪清泉涌出坑面化作一片湖泊,瞬間湖泊方圓數十里綠草叢生,莊稼重現生機,傳說這片湖泊就是沙湖的起源。
公元1697年,康熙皇帝走訪寧夏,路過平羅(舊稱平虜),已是午后,正值隨行隊伍人困馬乏時,便在陜西廟(口傳舊地名)一棵大柳樹下消暑,讓隨從在一湖邊飲馬(即:康熙飲馬湖,在現今平羅前進鄉境內),并命當地官員獻上能清涼消暑的地方小吃。當地官員在焦急商議之時,一小吏提議上當地人制作的涼皮子,眾人皆以為可以,康熙食后連連稱贊,由此涼皮子名傳西北。
起源
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區賀蘭山南路原石炭井礦務局南側文鵬小區內,即原來的三住宅。大武口區三住宅涼皮店成立于1990年,店主張彩平早在來寧夏石炭井定居之前,就在老家山東煙臺的小漁村和母親一起,跟隨家族里的一位年過古稀的奶奶學會了制作涼皮這門手藝,1979年張彩平跟隨丈夫來到大武口。剛來的時候,丈夫在石炭井二礦上班,她就在外面打一些零工貼補家用,由于還要照顧家里的兩個孩子,張彩平便想自己做點小買賣,因為山東人有攤煎餅的習慣,所以張彩平對這種手藝很擅長,她看別人做涼皮看了幾次之后,自己就學會了,1992年,張彩平由石炭井搬遷至大武口,在文鵬小區內自家的一間房里開始做涼皮、賣涼皮。
寧夏石嘴山最新特產
您可能對下列皮也感興趣
- 網站聲明: 本站《三住宅涼皮》由"推寵"網友投稿,僅作為展示之用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; 如果侵犯了您的權益,請來信告知,我們會盡快刪除。